故宫话剧《海棠依旧》:
与故人的深情对话
《海棠依旧》是一部由故宫博物院各部门普通员工编剧、参演的话剧,讲述了战时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在戏剧领域,这群来自故宫保卫处、修缮技艺部等部门的年轻人是绝对的外行,但是,他们却因为自己的独特身份,通过这部话剧完成了一次与故人的深情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远航
许多年后,身在台北的顾紫宸突然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地址的神秘信件,里面是他多年前寄往北京的一封家书。此前,他无数次地在梦中回到那座无比熟悉的城市。但那个叫作北平的故都已经改了名称,曾经朝夕相处的亲友也已离散四方,只有当年栽种下的海棠依然立在原来的地方。
这是故宫博物院出品话剧《海棠依旧》中的一幕。这部话剧成形于2012年,最初只是故宫博物院青年文化节上的一个戏剧类节目,参与创作和演出的成员也都是故宫的普通青年职工。这些职工来自开放管理处、保卫处办公室、资料信息部、修缮技艺部等各个部门,剧本的创作者王戈当时则是故宫博物院主办的杂志《紫禁城》的副总编辑。
此后的五年时间里,《海棠依旧》逐渐走出故宫红墙,并于今年9月正式登上保利剧院的舞台。“它跟观众平时看到的演出有所不同。正是带着对于故宫的独特情感,这些普通的青年职工用戏剧的形式和载体呈现出了这样一段难忘的历史。”导演毛尔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所说的历史便是抗日战争发生之后故宫部分珍贵文物所经历的一次长达十五年的迁移。1933年,山海关失守,不久,前后五批文物陆续从北京故宫转移到上海,共计19557箱。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部分文物陆续被向西转移,辗转到达重庆和四川。1947年,文物陆续被运回南京。一年之后,内战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共计5522箱文物被迁往台湾。
而事件的那些亲历者们所遭遇的流徙比文物本身的迁移还要更动人心魄。“父亲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在有生之年,不能亲自带着这批远渡重洋来到台湾宝岛的故宫文物,重新回到北平故宫。”出生于迁徙途中的庄灵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他的父亲庄尚严是第一批文物的押运人之一,后曾任台北故宫副院长。
在普通的民众那里,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本来就不多,即使是参演话剧的这些青年职工,原本也对此知之甚少。“我也是参演这部话剧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历史。”扮演青年顾紫宸的姜龙斌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他是故宫保卫处办公室的一位秘书。
“晚上的故宫是很静的,
有一种和前人对话的感觉”
1933年春天,顾紫宸告别父母和有孕在身的妻子,负责故宫文物的押运工作,随文物开始南迁,一路抵达南京和上海。此前,文物已经被拣选和装箱,集中到了太和门广场。而在出发前的某天夜里,他在与父母、师友的一次晚宴上,收到了威胁恐吓的仿真炸弹。
这些话剧里的故事情节并非凭空编造。当时,北平各界对文物是否应该南迁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山海关战事正吃紧,文物南迁将动摇军心,并使北平民众陷入恐慌。据当时的故宫职员那志良回忆,出发前夕,曾有负责押运古物的工作人员收到过陌生人的恐吓电话。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易培基则非常忧虑,“至个人危险,早置之度外。手枪、炸弹、恐吓信件,日必数起。”
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都在剧本中有所展现。“与其说我是编剧,不如说我是一名编辑。”《海棠依旧》的编剧王戈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2012年,故宫博物院团委主办青年文化节,时任《紫禁城》副总编辑的他拿出了自己用3年时间写就的一部戏剧作品。此前文化节的节目绝大多数都是唱歌和朗诵等形式,他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更早之前,王戈曾参与主持了名为《记忆与认同――1933-1948故宫文物南迁》的专题,并仔细研读了多部南迁的参与者后来撰写的文字著作,比如欧阳道达的《故宫文物避寇记》、那志良的《典守故宫国宝70年》以及吴瀛的《故宫沉梦录》等等。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有了创作一部戏剧的想法。
“编剧不是学戏剧的,只是故宫的一个工作人员。当时我就在想,虽然剧本的戏剧性没有那么强,人物也没有那么丰满,但是台词中丝丝入扣的情感表达,却是活生生的。”导演毛尔丹在回忆起2012年第一次接触到这部戏剧的时候,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
很快,演员的招募工作启动,来自各个部门的职工陆续报名。后来成为青年顾紫宸扮演者姜龙斌刚从清华大学的建筑历史专业毕业不久,在保卫处做行政工作,在演员筛选的环节朗诵了一首食指的《相信未来》。饰演顾紫宸妻子的张庭月则是来自资料信息部的李贞子,日常的工作主要是文物资料整理和信息采集等,她在演员筛选环节朗读了剧本中顾紫宸写给儿子顾望乡的信件片段。
此外,编剧王戈也决定参演,在剧中饰演一位名叫龚培衡的故宫理事。据他介绍,这位故宫理事的姓氏与代表故宫的“宫”字谐音,名字则分别取自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和次任院长马衡。
这些演员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本来互不相识,习惯了待在幕后,各自的日常工作也都没有多少交集。据剧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建筑宫殿保护的需要,在故宫里工作的时候无法使用饮水机。“整天提一个小暖壶,挂在自行车上,叮铃铃地,就去打水去了。”
在后来的一次排练中,由于原有的场地被占用,剧组成员不得不在太和殿的广场上集合,在没有任何灯光的情况下进行排练。负责资料整理的李贞子曾经整理过当年南迁时的照片资料,她发现,他们排练的这个广场正是1933年文物被拣选和装箱后暂时放置的地方。“晚上的故宫是很静的,我们脚下踩的就是当年他们走过的地方,有一种跟前人对话的感觉。”李贞子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
漫长的迁徙
1937年8月中旬,庄严和其他故宫职工一起,将首批西迁文物装上了招商局的建国轮运往长沙。1937年秋天,由那志良等人一路西行,将7286箱文物护送至宝鸡,后又南下,途经南郑、汉中和成都,最终抵达四川峨眉。这一年年底,9331箱文物离开了南京,分19批转运宜昌,又至重庆。
在转运宜昌的过程中,这批故宫文物经历了被称为“中国版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当时亲历这次撤退的叶圣陶在《宜昌杂诗》中写道,“故宫古物兵工械,并逐迁流顿水涯”。在重庆时,文献馆职员朱学侃为营救文物而牺牲。最终,这批文物落脚在四川乐山安谷镇。
80年后,导演毛尔丹和编剧王戈等人到了乐山安谷镇和峨眉山等地,寻访历史的踪迹。在安谷镇,有一座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又被称作战时故宫博物馆。这些新的感受促使毛尔丹和王戈对剧本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在话剧中,主人公顾紫宸和其他故宫职工沿着那志良走过的路线,一路到达了四川峨眉。他时刻想念着留在北平的妻儿和父母,即使是租住在上海的时候,也一直选择有北窗的房间。历史的洪流或许过于巨大,被裹挟其间的个人悲欢却清晰可见,在时间的蚀刻下,依然鲜活,而且动人。
而在2017年的版本中,编剧王戈在描绘艰辛南迁的同时,也将一定的篇幅留给了守在北平的故宫人。在顾紫宸离家11年后,妻子张庭月和儿子顾望乡历尽艰险,终于来到四川,与顾紫宸团聚。正是从妻儿口中,他得知了身为故宫博物院理事的父亲等人在北平的情况。原来,日军在进入北平之后,故宫博物院仍然坚持开放,故宫人在与日军进行周旋的同时,不得不进行一定的妥协。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抗争的故宫人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
“留在北平的人其实更加为难,还有很多文物来不及迁走。当日本人不给他们发工资的时候,普通职员却是一分钱都没有减的,因为所有故宫的理事长不拿一分薪水。”导演毛尔丹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道。
作为专业的戏剧从业者,毛尔丹本来对故宫的历史并不了解。在修订和执导这部话剧的过程中,他与编剧王戈逐字逐句地对台词进行核定,并为这群年轻的故宫人解释其中的情感内涵。让毛尔丹感到欣慰的是,这群非职业的话剧演员也足够努力。
因为排练常常到凌晨才结束,有的演员无法赶回家去,就在城里专门租了房子。有的职工需要上夜班,便在排练结束后又回到故宫进行安保工作。有一次,导演毛尔丹无意中提到,可以通过外部的服饰来感受人物的内心。饰演军人张庭树的行政处职员罗丞涵便通过查阅资料,订制了一套与当时的军服一模一样的军服。在剧中仅有一分半钟出场时间的尹航在表演之外当起了场记,并且将导演针对表演和台词提出的两百多条意见全部整理成了文字和图片。
家书与和解
此后的很多年里,让顾紫宸一直无法释怀的是,自从离开了北平,他便再也没能回去,甚至没有见到父母最后一面。在四川,从探望自己的妻子那里,他得知了父母已经双双离世的消息。抗战胜利后,妻子和儿子先行回到北平。顾紫宸答应儿子顾望乡,不久便会与他们团聚,但历史的突转让人只能在仓皇之中奔走,无从选择。
1945年,所有南迁到大后方的故宫文物集中于重庆,并于两年后悉数运回南京。而在1948年,政治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六个机构的文物和档案被陆续迁往台湾,共计5522箱,其中故宫文物共2972箱。解放后,一万余箱故宫文物被运回北京,另有2221箱文物存于南京故宫博物院。
从此之后,故宫的这些文物便分散在北京、南京和台北三地。与文物一同流落他乡的是那些坚持“人不离物,物不离人”的故宫人,其中很多人在迁台之后再未踏上大陆的土地。而在这部话剧中,顾紫宸也放弃了回到北平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随文物迁徙到了台湾。团圆的许诺最终未能实现,这也让顾望乡在后来的很多年里,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而在台湾,顾紫宸仍在不断给远在北平的儿子顾望乡写寄不出去的家书,正如当年他的父亲顾行之在北平给他写信那样。顾紫宸不断想起自己手把手教顾望乡写字的情景,同时浮现在他脑海的是小时候父亲教自己写字的场面。
数十年转眼而过,这对父子各自经历了风波与劫难,带着记忆而活,也逐渐被外界所遗忘。几乎是在顾紫宸最后的时刻,顾望乡从北京赶来,与父亲和解。就在这时,纱幕落在剧场之上,当年南迁路上的照片逐一播放,如同无数个历史的片段。真实的人物与虚构的角色仿佛穿越时空,站在了一起。
在导演毛尔丹看来,《海棠依旧》是当下的故宫对历史的一次回眸,也是新一代故宫人与老一辈故宫人的深度对话。他在《导演的话》中写道,“他们在戏剧专业里略显稚嫩,甚至还有些朴拙,但是,这却是一封用真情写就的家书。”
故宫新变
王戈常常回忆起十五年前,刚刚进入故宫参加工作时的一次夜游经历。如同《博物馆奇妙夜》里的主人公,他在夜里的宫墙内跌跌撞撞,仿佛瞥见了无数的宫婢、太监和君臣。“几百年不变的故宫,几百年不变的夜晚,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上,一瞬间模糊了古今。”他这样写道。
事实上,很多话剧里的情节也来自编剧王戈在成长和工作过程中的亲身经验。他留着梁山好汉般的络腮胡子,用左手和右手比画着父亲教儿子写汉字的情景。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十七年。
现在,王戈担任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和团委书记,近期一直在负责筹备多个展览,包括展出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等工作,因此没有参与最新版《海棠依旧》的演出。
尽管如此,王戈依然会在展览筹备工作结束之后进行探班。已经到晚饭时间,盒饭从故宫的食堂运到了排练现场,王戈也跟着运餐车一同来了。几个青年职工围坐在不大的房间里吃盒饭,聊起刷爆朋友圈的一个H5页面,名叫《朕收到一条来自你妈的微信》,是故宫文创部策划的一则中秋主题食品广告。
这些青年职工这段时间一直坚持上午正常上班,从下午1点到10点则聚在一起进行排练,有时候则一直训练到凌晨。在资料信息部工作的女一号扮演者李贞子,近期参与了故宫VR作品《养心殿》。据她介绍,虚拟现实技术是故宫博物院在建立“数字故宫”之后的一次新尝试。扮演医生的尹航则来自文保科技部,这个部门的工作在2016年被拍摄成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她觉得,在修文物的工匠和治病救人的医生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时代在变,技术不断更迭。如今,这座曾经象征着权力与政治的皇家宫殿却以一副新的面孔参与到当代的日常生活与现实语境中来。网络时代的喧嚣让故宫不断成为被消费与讨论的对象,但并没有消解掉它本身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作为集体记忆的现实载体,它以积极和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文化场域中来。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