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学者同盟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近日在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把澳门的历史讲清楚,才能把握住话语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一国两制”有清晰的理解。澳门要发展就一定要知道国家怎么发展,要配合国家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东西文化交汇 助力建设湾区
“知道澳门的人不多,认识澳门的人更少,对澳门略有耳闻的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赌城形象,是文化沙漠。”吴志良在《东西交汇看澳门》中写道。博彩业是澳门人赖以生存的产业,但是它也会遮盖掉澳门其他的方面。
澳门虽小,三十万平方米的地方却承载着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后来的葡萄牙文化。东西方之美在这座城市相遇,漫步在澳门的街头,随处可见瑰丽的西式建筑和典雅的中式院落,游人如织的大三巴牌坊后面安然坐落着哪吒庙,香火不绝,郑家大屋和圣老楞佐教堂毗邻而立,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和谐共处。
“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排斥其他文化。”吴志良慢慢分析道。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几百年的探索和交流使得两种文化都变得更包容,更宽宏,形成了“不同而和,和而不同”局面。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中华文化在这里得到完好的保存,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造就了多样的人文景观,历史学家将澳门称之为“人类文明的实验室”。
“我们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制造,但是我们有独特的多元文化,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谈到澳门的文化发展的未来,他认为发挥澳门的文化优势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中是很好的选择。内地的城市可以借鉴澳门多元文化共存的经验和基层治理依靠民间社团的模式,澳门抓住机会发展。
吴志良说,粤港澳大湾区其实是文化的湾区,大家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都受到岭南文化的濡染,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共同打拼,大湾区的建设需要情感的联系和对湾区文化的认同。
培养优秀人才 推动相互交流
2018年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导,澳门基金会资助的“千人计划”开始实施,在一年的时间里,44个交流团共1291名澳门人分别到祖国12个省、市交流,主题包括科技创新、历史文化、领袖训练、体育运动等。
为期三年的首阶段“千人计划”成果丰硕,累计共112团逾3300名青年学生参加,足迹遍布祖国16个省、市。青年学生们通过行万里路来认识国情,这是一场特别的教育。
“一国两制的事情需要一代代人接着做下去,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设置多种奖学金,鼓励青少年去内地学习交流,去世界一流大学读书。”吴志良说。
“千人计划”只是澳门基金会培养优秀人才和加强与内地的联系的一小部分。澳门基金会对推动澳门的高等教育起着重大作用,为澳门回归祖国培养了大量的本地人才,收购整改了东亚大学成为现在澳门唯一一所综合性的公立大学——澳门大学。
从小孩子的绘本、中学的教材到图书馆、体育馆的建设,从组织青年到上海实习到传统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澳门基金会一直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东西,青少年对国家的认识,爱国主义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次项目或者活动就可以产生的,发自内心的爱国就要培养青少年的是非判断的能力,在关键的时候清楚原则在哪里,基本立场在哪里。”他希望年轻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是和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家国观念是永远不能抛弃的,个人的发展要跟着国家的大方向,顺势而为,如今大湾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年轻人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参加大湾区的建设。
建构话语体系 融入国家发展
除了支持教育和社团的发展,澳门基金会还推动学者做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档案整理工作。“把澳门的历史讲清楚,才能把握住话语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一国两制有清晰的理解,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不仅限于是对基本法,还需要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老百姓得从心里接受,巩固一国两制。”
作为澳门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吴志良回顾澳门学发展感慨良多,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澳门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现在进入了建构学科的阶段。
“要把澳门宏观的历史的叙述讲清楚,把澳门的社会特性讲清楚,需要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就是澳门学。有了这面旗帜,团结众多澳门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凝聚海内外的专家力量,在研究的过程中,大家对澳门的历史和社会有深入的了解,对澳门和国家的关系有更清楚的认识。”吴志良表示澳门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知识界需要掌握话语权,这有助于社会形成正确价值体系,为探索澳门自身的发展道理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知识资源。
展望澳门的未来,吴志良说“澳门要发展就一定要知道国家怎么发展,要配合国家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门地方很小,离开国家就没法生存了。澳门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从四百多年历史中看到,国家衰落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祖辈在葡萄牙人的统治下不可能作到政府的官员,现在有机会了,有个比较,所以更深刻,更刻骨铭心!”他多次说到澳门人对国家的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国家强大了,澳门也觉得自豪,也会发展得更好!(作者:黄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