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再现“庭前独角兽”邹碧华 主旋律电影感染力超强
2014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遽然离世,震动整个法律界,网上网下,哀思如潮。为重现这一光辉形象,邹碧华的故事不仅出书立传,搬上话剧舞台,上海电影集团还以邹碧华生前事迹为蓝本,在银幕上再现了一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形象,将他的点点滴滴播撒在更多观众的心中。
当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时,邹碧华作为最高法“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改革试点”等方案的参与者和制定者,理所应当地挑起了推进司法改革的重担。这也成为电影《邹碧华》重点展现的情节。
法官员额制是此轮司法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要求法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法官比例被压缩至33%,这意味着有一批现任法官进不了法官序列,怎么改?邹碧华带着同事们开了无数次会议,改了三十多稿,都没有想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传统做法通常为了保持法官比例搞“一刀切”的做法,把助审员切掉。这样一来,年轻人工作积极性没了,而一些多年未办案子的老法官们重返一线,他们能否担得起独立审判责任?康达正是后者的代表。
康达跟随邹碧华工作多年,是邹碧华最器重的手下,但当他面临法官员额制改革时,也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无比渴望跟着邹碧华为中国的司法改革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康达高声诵读拿破仑在修订《民法典》时所说的话,让人动容;另一方面,康达5年多没有办过一件案子,如果改革,他将被逐出法官队伍,无奈之下,他向邹碧华提交了一纸辞呈。
面对这样的两难处境,邹碧华偶然从跳水的难度系数中得到启发,随即带领司改办团队,调研全市法官分布情况、人力资源实际投入,独创了一套“案件权重系数”,分析全市法官办案质效,并请来调查公司进行专业分析,寻求最佳方案。最终,员额制改革避免了“一刀切”,一批真正有才干的人进入了法官队伍。
像法官员额制改革这样的真实案例在《邹碧华》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主创人员依据客观事实打造剧情,不仅不避讳敏感的矛盾点,反而匠心巧用,塑造成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直面很多法院工作中的痛点难点。这一幕幕精彩大戏,真实再现了邹碧华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这位“庭前独角兽”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成为了一个有厚度的人。
工作以外的邹碧华
电影《邹碧华》不仅艺术再现了邹碧华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还讲述了他与唐海琳的夫妻情,与邹逸风的父子情。邹碧华过世后,儿子邹逸风想到父亲常年忙于工作,自己对父亲的事情知之甚少,于是打开父亲的电脑和手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父亲。
在邹碧华的电脑里,有他精心制作的PPT,有他编写的法学著作,还有他为儿子生日录制的祝福视频,邹碧华忙得甚至来不及将视频录完,就匆匆被叫去开会。有一年儿子生日,邹碧华在接他去开会的车上,摇下车窗,对身后的儿子深情地说:“大风,生日快乐!”影片就在儿子的寻找和追忆之中,将邹碧华的生平呈现在大家面前。
工作得力,邹碧华的美学素养也相当高,他业余喜欢摄影和画画,还非常爱看书,家里和办公室全被书籍堆满了。追求完美的个性让邹碧华做一件事就能成一件事,连演讲用的PPT他都亲力亲为,演员佟瑞欣在片中演讲时所用的PPT正是邹碧华生前制作的。影片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先进人物形象搬上银幕,成功还原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邹碧华。
上影老中青三代戏骨齐上阵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上海电影集团举全上影演员剧团之力,给了《邹碧华》最强的演职人员配置。资深导演史凤和担任导演,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担任主演,在影片中扮演邹碧华。制片人周利平表示,这部电影没有配角,没有群众演员,片中都是大牌演员,更准确地说是艺术家们在共同完成这部电影。
也因此这部电影星光熠熠,你可以在长宁区法院里的上访群众里看到中国电影金鸡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牛模法庭戏里看到金鸡奖华表奖双料影后于慧,还可以在很多片段中发现王志华、张文蓉、王诗槐、崔杰、徐才根、肖荣生、张晓林、何琳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身影。在电影开篇不久的闹访戏中,因为演员们演得太过逼真,长宁区法院周围的居民以为真的有人在闹事,甚至拨打了110,直到民警赶到现场后才发现,原来是在拍戏。
82岁高龄的牛乃担自己虽只是在影片中饰演一位上访群众的角色,但在研读剧本的时候,深深被邹碧华法官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为自己能够出演这样一部好题材的电影感到荣幸。拍摄结束后,牛姆治奈词昭莩龀昀停只为烘托好邹碧华同志这个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
双料影后于慧结婚成家后常年居住在美国,剧组邀请她出演法庭案中被告的妻子秦晓一角,虽然戏份不多,但当于慧了解到邹碧华的感人事迹之后,二话没说就飞回国内,参与电影的拍摄。这些艺术家正是拥有着对表演事业的热爱和对邹碧华的崇敬,才让影片拥有了主旋律题材难能可贵的感染力。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赵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