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和港口价格均创新高 煤价淡季调头向上
煤价淡季不淡行情开启,产地、港口煤价均创新高。9月25日,北方港口现货动力煤报价达730元/吨,煤价达年内高点,港口排队装船要等一周。煤价淡季调头向上,使一些库存低的电厂措手不及,煤电博弈再升级。分析师表示,由于近期煤炭供需形势难有大的改观,预计短期煤价或持续走高。
港口吨煤价突破700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25日从北方港口了解到,目前港口煤价已突破700元/吨,北方港5500大卡的现货动力煤报价当日达720元-730元/吨,创下今年新高。由于需求大、运力有限,港口压港严重,拉煤等船一般需要7-10天。
中国煤炭市场网25日数据显示,最新一期CCTD秦皇岛现货动力煤价格整体延续上涨态势。其中,CCTD5500大卡煤种报收于623元/吨,与上期价格持平;CCTD5000大卡煤种报收于604元/吨,较上期上涨19元/吨;CCTD4500大卡煤种较上期上涨14元/吨。此外,广州港进口动力煤、徐州地区无烟煤和唐山地区炼焦煤的价格全面上扬。
内蒙某煤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该地煤炭货源持续紧张,煤企库存低,贸易商采购热情不减,排队买煤现象持续发生。当地动力煤9月初到现在上涨了30元/吨,近日该地高热值、低热值的煤都在涨。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信息显示,近日榆林地区多家矿井将煤价上调50元/吨。
多地数据显示,无论是晋陕蒙等主要产地的煤炭出矿价格,还是煤炭集散港口价格以及沿海、沿江消费地区的动力煤销售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局面。
分析人士认为,需求持续偏高,而产地偏紧的市场基本面未见明显改观,是近日多地现货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百川资讯分析师谢耀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轮煤价大涨一方面因为煤炭供应水平不及预期,而煤炭产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另一方面,煤炭市场需求延续淡季不淡局面。目前已进入9月下旬,沿海六大电力集团日耗仍维持在70万吨以上,且电厂库存偏低。市场持续的紧平衡以及目前环保、安全等因素对生产企业的制约,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对煤价上涨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9亿吨,环比下降1.23%,日均产量938万吨,环比减少11.65万吨。
煤电博弈加剧
在煤炭价格淡季超预期的情况下,煤电博弈出现新状况。电企在淡季议价能力仍然较弱,电厂普遍对高价市场煤抵触心理较为强烈。
北京大唐燃料公司经销部主管丁磊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电厂对比长协煤价格高100元/吨的市场煤购买比较谨慎,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价格。一些库存比较高的电厂,暂时会挺一挺,观望一下。此前,市场预测,9月淡季煤价会跌到600元/吨以下,即在580元/吨-600/吨之间,如果煤价在预期的590元/吨左右,比长协价560元/吨只高出20元的时候,大部分电厂会有较强的采购动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电、煤一直在博弈,煤价始终占上风,但电力企业凭借“长协煤”支撑,不断见招拆招。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8月份旺季时,电厂日耗增速相当快,煤价也出现持续上涨,但电厂始终以偏低的库存运行,没有特别大量的补库。这也导致现货煤价当时没有涨得太高,仅涨到650元/吨左右。
8月中旬,有电企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伏天保供电任务过半,电企基本不慌了,购煤欲望不强,希望可以坚持到淡季再加大采购。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因为旺季煤价上涨得没有特别快,贸易商的囤货比较少,到了9月份淡季的时候,也就没有形成集中的踩踏,煤价跌得较慢,两三周的时间煤价只跌了30元/吨,从650元/吨跌到620元/吨左右就止跌企稳了。此次价格意外大涨,让一些电厂措手不及。
丁磊表示,沿海电厂因为有较高的长协煤份额,库存一直不高,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沿海电厂可能压力更大些。
市场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近期煤价涨幅大,库存高的电厂还可以短暂观望,库存低的电企就只能高价拉煤了。
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努力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京津唐地区要积极落实煤源,加强运输调度协调,提前做好电煤储备工作,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电博弈格局仍将长期延续。
短期仍将上涨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气温的不断回落以及假期来临,电煤消耗将减少,同时前期补库陆续到岸,一定程度将抑制下游的采购规模。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煤价仍将维持高位,下跌的可能性很小。谢耀文表示,10月份大秦线检修在即,煤炭供应或再度受限。尽管从往年数据来看,国庆假期前后下游煤炭需求将出现明显下滑,或给近期“高烧”的煤炭市场降温。但今年电煤需求较强,且供应偏紧,预计煤价不会出现明显下滑。
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十月煤炭供应端将继续收紧,安全要求更加严格,停产可能增多,叠加大秦线的检修,北方港口的库存形势不容乐观。供应持续偏紧叠加准备冬储和供暖季前的高需求,不排除煤价创新高。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即将进入冬储煤阶段,下游钢铁需求依旧旺盛,加上环保因素限制部分产量,煤炭价格预计仍将相对坚挺。长期来看,预计在政策调控下,煤炭价格将朝着相对均衡的价格靠拢。
□本报记者 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