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30日电 29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的“第一届中式木帆船模型展评大赛”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本届大赛得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多家专业机构支持。
据了解,此次大赛采用展览和评比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搭建船史研究探讨、船模建造技艺共同交流的平台,探索、思考中式木帆船模型的研制依据及相关评判准则,阐释中国舟船文化,推动船模产业发展。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相关评比工作将在11月初进行。
在2016年6月,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资料、船模与博物馆”学术研讨会,来自船史研究、船模建造、涉海类文博、海模运动等领域的专家提出了举办全国性船模大赛的共同倡议。本次大赛是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响应船史、船模界呼声下筹办,首次制订中式船模的评判标准,并开创互动式展评模式等特色。
参赛船模范围明确,整体制作水平较高
本次大赛一开始就明确报名船模的范围,即中式木帆船的仿真、复原模型。参赛船模在展厅中被分成2个区域:外观船模区、结构船模区。外观船模区的船模,至少要在外形、涂装绘饰等可见的外表面上尽可能地仿照原型船的真实原貌而建造;结构船模区的船模,除外形、涂装绘饰以外,还要在结构、工艺等方面都尽可能仿照原型船的原貌和实际而建造。最终展出的参赛船模,有的依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而建造,有的依据实际调查和传统造船经验与技艺而建造。
本次大赛由中国航海博物馆牵头,组织国内船史、船模界权威的专业机构及专家学者的力量共同策划举办。经两轮报名,共收到来自山东、江苏等9个地区近百艘船模,经严格审核、遴选,最终入围40艘参赛船模。这些参赛船模的船型涵盖了沙船、浙船、福船、广船等主要海船类型,以及一些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内河船型。如上海沙船、汴河客船、南湖红船、丹阳船、泉州湾宋代海船等。
大赛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目前,我国涉海类博物馆、船史船模界还缺乏一套专门针对中式木帆船模型进行评判的标准规则。本次大赛将涉海类博物馆、船史研究专家及造船、船模工匠组合在一起,制订《定制船模评定标准》和《中式木帆船模型建造考证指南》,并进一步以这2个标准为指导,研究中式木帆船模型大赛的评分标准与规则。这些标准规则通过大赛的平台加以实际运用和检验,促进船史研究的成果转化,使船模建造活动全面系统地和船史研究相结合,更好地传承船文化、阐释船史真知。
中式木帆船的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及船模成果的转化,需要有关机构、学者、专业人士和工匠等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和互动。本次大赛的参赛船模,船型种类众多,地域特征差别明显,特别希望和鼓励全国各地观众和专业人士参与点评和互动。为此,大赛专门开发了参赛船模的在线投票评选系统。观众可扫码进入系统,欣赏船模的多角度照片,查看船模的解说文字,参与投票和点评。参赛船模在评比时,也将参考观众的投票结果与点评意见。
在开幕式上首次对外播放了大赛的宣传视频。该视频系统梳理了大赛筹办的主要环节,展示了各参赛船模的面貌风采。为更加深入地记录和保存珍贵的传统造船技艺和知识,发掘优秀船模作品的考证、研制过程和故事,大赛组织方将在展览、评比活动结束后,与各地船史船模研究、“非遗”等相关机构和学者合作,采访造船工匠和船模师傅,制作大赛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