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香港药史学会会长赵粤新作《香港西药业的故事:从跨国鸦片中转站到屈臣氏大药房全球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首发。该书选取了香港西药史上的典型人物与标志性事件,生动讲述行业发展变迁中的家国情怀。
在日前的分享会上,赵粤做了题为“香港药剂业第一个百年的历程:1841-1940”的报告。他介绍,该书为读者展现了西药业进入香港的历程,同时借由西药业的行业变迁去窥探香港近代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香港迅速成为自由贸易中心,并成为外商进入内地市场的桥头堡,吸引了来自世界多地的商人和投机者。人口的迅速增长加上恶劣的环境带来疾病与流行病的高发,早期到香港的外籍人员往往面临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应对这一局面,西药业随之发展起来。19世纪中叶,香港的药房开始承担起两项重要功能:一个是由船医和外科医生主诊的医务所,另一个是对外籍商人和船员销售药品、杂货的零售商店。
药房先是销售进口西药,再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药剂师的行业,带动了西药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西药业的发展,职业药剂师队伍不断壮大,新的药物研发获得突破,医院药剂服务以及药剂学教育不断完善,政府的监管也愈加完善,为香港西药业的全球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书另一个浓墨重彩的地方在于叙述二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下,一个个药剂师为整个城市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日占时期,很多药剂师和配药员要么被关在集中营,要么就逃到其他省份,整个行业一片萧条,流行病肆虐,很多人得不到救治。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刘仲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日占时期,积极参与运送药品到集中营,日本宪兵以为他是间谍,两次逮捕并殴打他,导致其左耳永久性失聪。
战后,西药业百废待兴。很多出逃香港的商人回来重启业务,中西药品供应也逐渐恢复,又是在一批药剂师的努力和奋斗中,西药业浴火重生,正是在这样一批又一批药剂师的努力下,香港西药不断取得成功。他们展现的了香港人的核心价值――爱心、热情和牺牲,这是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他们身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读者可以了解到香港西药业发展的成就与艰辛。赵粤这本著作是这个历程的见证,以丰富而珍贵的历史图片、严谨细密的章节设置,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了解香港近代以来西药业发展的窗口。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中国资深的药学家和药典专家金有豫坦言,刚拿到书的时候看到书名“从跨国鸦片中转站到屈臣氏大药房全球化”觉得有点怪。但是读下来,觉得很引人入胜。“虽然这本书的名字是讲故事,实际上它是一本香港的历史,筛选的是一个屈臣氏药业全球化的发展,实际上讲的是香港药学的发展史,更可贵的是讲这两个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人民中国药师所起的更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香港回归以后对药师起的作用的情况。”他说,抗美援朝期间,很多的伤病员需要抗体药,那时候好多新的抗生素咱们得不到,都是通过香港贸易渠道得到的,这些方面书中也有体现。所以看上去是这么一个故事,讲发展史,实际上说的是大道理,讲的是爱国主义。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表示,这本书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香港近现代独特的历史,即从药学看城市发展历史,可谓是一个被忽略的社会观察视角。同时,从文化的角度,体现医学和药物学在世界范围传播是独特的一种文化传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