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9月28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吴平)初秋时节,走进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树绿草青,流水环绕古镇,如一幅丹青水墨画使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这似乎让人很难理解,在传统工业高度发达的绍兴,竟有如此一块既拥有古韵又充满着创新元素的乐土,让过客不经意间驻足,深深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
时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将转型升级与本地文化元素相融合,是中国很多城市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越城区以文化创意为纽带,一方面紧抓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致力于老城区文化资源变资产,使两者互相融合、共促发展。而今在有形之手“倾力挥毫”下的越城,传统产业正向文化创意产业步步靠近,而老城区也在无形中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力量。
蓄势发力 古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地处杭州湾南岸的越城区,文化历史渊源已久。走进其中,一幢幢古朴的楼宇错落有致,流水纵横分布之间,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在这之前,越城区曾面临着纵有文化底蕴,却难以变成文化资产的困境。为了突破这一桎梏,越城区经过不断的调整,最终选择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做文章。
“之前一直支持工业厂房转型为文创园,但是存在没有实质性操作的问题。”在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王甬看来,因为企业没有得到实质性文件的批复,所以导致企业转型升级没有积极性,文创园的建设也因此推进缓慢。
对此,越城区率先推出审批新政策,即传统企业在转型文创园的过程中,土地性质、建筑性质等保持不变,在符合条件下,主要将建筑的临时使用性质进行改变。于此同时,为有效防止传统企业在转型为文创园的过程中走上偏路,越城区还提出一系列要求。
“在审批时,企业引进的必须是文化创意类的业态,审批成功后,对企业也有一定的约束。”王甬坦言,如果企业在发展中不再经营文化创意产业,那么批复文件到期后,将不会再续批。在王甬看来,只有前后都有约束,才能保证越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引领在前,服务在后。为了弥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文化创意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越城区还长期对文创园的负责人进行专项的培训,并且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参与协调、宣传等。
如今在越城的鼓励下,一座座工业厂房正在不断地演变成文化的聚集地,黄酒文化、青瓷文化、纺织文化等绍兴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在越城区兴起,文化资源变资产,带动城市发展的构想在这里终成现实。
除旧布新 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
位于越城区一隅的尚1051文创园,曾是一家国际一线品牌输出高端面料的标杆企业。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发展缓慢、成本增加、污染严重等阵痛日益明显,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尚1051文创园应运而生。
作为绍兴市第一个正式批复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创意园,尚1051文创园从一开始便找准了自己的方向――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与时尚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并且成为大学生的见习基地和创业园。
“这里保留着16万多种的花型,对于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图书馆。”尚1051文创园花圃楼负责人汪春燕介绍道,随着文创园与多家大学的对接,很多设计专业的大学生都会来这里寻找灵感与概念。
为了进一步配合学生的需求,文创园还单独设立了一个配套部门和众创空间。“学生在这里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直接用数码技术打印在面料上,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成品。”
“我们还会将学生设计的成品推荐给服装企业,使学生的设计得到认可,而大学生创业的一条线也在这里逐步得到体现。”
当谈及到如今文创园与之前的企业有何不同时,汪春燕坦言,以前企业会把许多花样私藏起来,而现在全部免费公开,这对于提升整个绍兴印染企业的水平,以及人们了解印染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尚1051文创园的成功转型只是越城区传统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而不断地创新正使得越城区的传统产业走出困境,迎接崭新的未来。
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越城区的创新举措已不仅停留在改与变之间,同时还将绍兴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产业、文化、城市和谐共处,让古老城区谱写持续发展的新乐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