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南疆,天气转凉。赶在下霜前,村民亚森·克来木抓紧采收最后一批金银花,争取卖个好价钱。
“今年行情见长了啊,一亩地的收购价从去年2500元-3000元,涨到3500元了。”金银花对亚森·克来木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作物。他的“试验田”,连续两年效益都不错,有些出乎他最初的预料。
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的麦盖提县,与南疆多数地区一样,日照时间长,土地缺水、盐碱含量高,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类有限,棉花、红枣是当地最主要的作物,农民脱贫方式单一。
2016年,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大力支持下,麦盖提县通过前期谋划、调研,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确定了在亚森·克来木所在的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试种300亩金银花。
为什么是金银花?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驻托万昂格特勒克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梅国军说,金银花喜阳、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对偏酸、偏碱性土壤都能适应。
在内地是常见作物,但在天山以南的农田,金银花还“新来乍到”。要让这个贫困村的村民接受金银花,一开始并不容易。
“村民都没见过,也没听过金银花,都担心管理起来比棉花和红枣要难。”梅国军说。
亚森·克来木成了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选择,其实出自无奈。父亲入院多次,治病花光了积蓄,全家也因此返贫。“为了赚钱,只好试一试了。”2016年,他在自家的一亩地里种上了金银花。
由合作企业提供种苗、全程跟踪负责技术指导,亚森·克来木学着入门。但“学费”还是有的,“第一年几乎没有收入”。好在坚持下来,收入终于来了。
种上新品种,劳动也轻松了。亚森·克来木说,种红枣、棉花,地里活多、费用也高,但是金银花,锄锄草、采一下花就行了。
梅国军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户种植一亩金银花,收益3000多元,那么人均就能增收800元至900元,“增收效果明显”。
有了“吃螃蟹”的人带动,外加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反复工作,村民们慢慢都有了种植信心。尝到甜头的亚森·克来木,已被合作企业聘请为技术指导员,一天能拿150元,“明年我打算种5亩到10亩,反正合作企业保证收购。”
如今,300亩地金银花已分配至186户符合条件的农户手中,其中98户是贫困户。在山东援疆省市的支持下,昂格特勒克乡计划再增加300亩金银花栽种,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争实现带动1000余人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