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地区国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
酝酿多时,期盼已久,举世关注,成果丰硕。
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中海、中沙领导人“三环峰会”,是中国外交的又一重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
就习主席这次出访的意义和成果等问题,本社高级记者林秀钦女士连线了世界经济观察家、学者、企业家、巴蜀诗人陈友锋先生,以下为陈先生谈话实录。
这次最高领导人去沙特,我看中方和阿拉伯世界舆论都挺重视的,都说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次访问挺重要的,要说中方有什么目的,我想经济目的肯定有,我们当然不能装清高,告诉他们我们不要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整个对外政策已经越来越重视战略利益了。
这次中沙有一个联合声明,里面有34项经济合作项目,应当说,经贸合作还是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领域,这次又进行了拓展。我看这次就提到了有新能源合作、科技合作、基础设施合作,这都是中国大有可为的地方。阿拉伯国家现在很担心它们未来的前途命运,经济结构太单一了,这个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中国是有产业优势,可以很好和他们进行对接。这次比较神秘的是,联合声明里面没有说金额,我看西方记者也在猜;另外支付方式也没有说,只能看以后的报道了。过去10年,中阿经贸增加了1000多亿美元,现在总金额是3100多亿美元;双方还有一个想法,到2026年要从现在3,100亿美元升级到4,700亿美元,这是挺大的增幅。
但是我觉得,现在双方这么高调举办峰会、发表联合宣言,肯定不仅限于经济,还有战略的目的。政治方面,我们都互相尊重,对一些地区热点问题,这次中阿也进行了很好的战略沟通,我们是对这些问题都强调用政治办法去解决;双方都强调,我们相互尊重彼此走符合自己实际的道路,他们在台湾、香港、新疆问题上给我们支持;另外在军事上,我觉得也有很广阔的空间,现在中国装备确实越来越好,而且价廉物美,又不附带政治条件,对他们来讲,在安全上还多了一个选择;我们很重视文明互鉴,双方多搞一些人文交流,对中阿关系的长期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阿拉伯世界现在也是想搞大国平衡,它们过去太依赖美国和西方了,这个对它们其实不好,所以它们现在也想往东看,增加它们的话语权,这对它们也是一件好事。
总之,我们现在的外交目标比较复杂,只按照经济决定论去看中国外交是有偏差的。
在此,非常感謝陳友鋒專家,在疫情期間和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