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6·18”,凤竹纺织让高科技服装面料更好地拥抱市场
东南网2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通讯员 姚煜娟)
智能调温、防蚊虫、冷感消臭、芳香护肤……这些纺织服装面料,具备各种“神奇”的功能。
这并非来自未来的科技!确切地说,这些由凤竹纺织的科研人员研发出的高科技面料即将在今年的“6·18”上亮相,很快它们就将走入千家万户。
做更“懂你”的面料
近日,在位于晋江的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记者就体验了回面料上的“高科技”——穿上由这款面料制成的贴身衣服,能有效抵御因室内外温差骤变让身体产生的不适。
“面料采用高焓值的智能调温粘胶纤维与普通棉纤维织造而成。”公司技术总监张鑫介绍说,采用这种工艺,能吸收相对热环境的温度,并对人体自身释放的热量进行存储,在进入相对冷环境时进行释放,从而达到自然调温的效果。“实验证明,这种面料能减少温度波动的速率,为人体自启动身体调节机制提供缓冲。”
如果说“智能调温”面料还只是概念产品,那么企业去年推出的另一款面料则已在运动服装上广泛运用。
“这是吸湿速干舒适性面料,采用了Porel纤维及Supercool吸排纤维进行设计,使汗液经吸湿、传导、蒸发等一系列芯吸作用,迅速转移到织物表面并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实现吸湿排汗、调节体温。”
去年,正是依靠一系列创新产品,凤竹纺织荣获中国优秀印染面料二等奖、中国功能性针织产品最佳市场应用奖等一系列奖项。
近年来,面对中国纺织业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凤竹纺织始终坚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并将发展新型纺织材料作为首要任务。
2001年,凤竹纺织就成立了技术中心,年研发投入至少2000万元。2006年4月,凤竹技术中心下属检测中心通过中国实验室认可委CNAS认可,成为我省首家开展第三方纺织品检测业务的实验室。2012年,凤竹获评全国针织行业首家“国家级创新企业”。
目前,凤竹纺织技术中心已拥有管理、染整、计算机、环保等10余个专业的一大批中高级人才。
凤竹纺织还长期开展与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交流,如与海西研究院开展《PA6/PBT锦涤皮芯纤维研发以及在中高端校服中的应用》合作项目,最终形成PA6/PBT皮芯复合纤维及其纺织品的织造、染整及其应用的成套产业化技术。
凤竹纺织的持续创新能力以数据的方式直观地体现在了其上市公司报表中:201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同比增加11.47%。而如今,其合作伙伴阵营中,不仅有361度、鸿星尔克、七匹狼等本土名企,亦有耐克、保罗、沃尔玛等世界巨鳄,就连华孚、亨斯迈、科莱恩等一流的原辅料供应商也成为其长期合作伙伴。
让新技术拥抱市场
“今年‘6·18’上,我们将向各界展示防蚊虫面料、芳香护肤整理面料、智能调温面料、多功能保健面料等一系列新产品,希望借助‘6·18’平台对接更多客户,让新技术、新面料更直接地面向市场。”凤竹纺织有关人士透露。
对“6·18”寄予的厚望,源于过往一次次的“牵手”成功。
化纤面料吸湿性差,易起静电、起球;全棉的穿着舒服,但容易褶皱、变形。凤竹纺织在2014年研发成功的“中厚型高弹高蓬松超仿棉织物”在两者间找到了平衡点。
“与全棉相比,超仿棉产品外观上仿棉,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性能上仿棉,改善纤维可染性和吸湿排湿性;功能上仿棉,尤其是在吸水透气、抗静电性、热稳定性等方面更是超越棉织物。”张鑫介绍说。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内棉花产量下降,价格一路走高,超仿棉纤维的开发及应用还能有效缓解国内棉花市场的供求矛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015年,凤竹纺织带着“中厚型高弹高蓬松超仿棉织物”来到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以此作为新型面料推向市场的重要阵地。去年,该成果在“6·18”更是入选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优秀转化项目。更重要的是,借“6·18”平台的作用,“超仿棉”牵手了大量合作伙伴,成功掀起了纺织行业新的流行潮。
多年来,凤竹纺织一直是“6·18”的常客——
2007年,公司的“环保型高档针织弹力面料产业化”项目获得省发改委“6·18”专项资金,促进了项目研发和规模生产,当年便销售8000吨,其中30%出口法国、意大利等服装强国。
2011年,凤竹研发的“无氟防水透气针织面料”和“异收缩涤纶弹性面料”在“6·18”职工创新成果展上荣获金奖。
2012年,“防透吸湿功能针织面料开发”项目再获金奖,“超细复合纤维纺绸针织面料开发”项目获银奖……
张鑫表示,作为“6·18”的常客,凤竹纺织旨在利用“6·18”项目资本技术人才集聚的平台优势,积极寻求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的机会,共同探讨目前企业、行业存在的技术瓶颈、生产问题、优化方案等,致力于推动行业持续向前发展。“对企业而言,‘6·18’是一个十分不错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展示企业最新成果,同其他企业广泛交流、开展项目合作等,有利于推动行业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