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刷脸”不意外――
建立“个人行为特质档案”更安全
苹果X正式推出,什么人脸智能考勤签到、人脸识别门禁卡等都显得“小儿科”了。
如今“刷脸”就可以上飞机、坐高铁、银行取款、开走Ponycar的共享汽车……北京市住建委都在公租房里装上人脸识别系统,防止私自转租、转借;湖北武汉的公安机关也开始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到处“搜捕”那些难觅行踪的“老赖”。其实百度公司的自动贩卖机都是刷脸扣费的了……你还有什么必要去担心“人脸识别”可能还有那么一点“小破绽”?
科技的进步真是有些“神乎其技”了,据说,如今连走路的姿势都可以随时暴露你的身份了!我们不免担心,当脸部个人信息与我们的所有身份认证信息都开始被普遍收集,谁能来保护我们的隐私安全?!
其实大家都很担心隐私安全,个人信息验证的要求自然也是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了。这次苹果手机的人脸识别技术就是证明。
但什么才是最安全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能单一地信任任何一个。更让人觉得安心的方法,应该是“要通过最终的验证,请多重使用个人信息”。因此,建立一个“个人行为特质档案”,才能更有效地杜绝个人信息被盗用。
苹果Ⅹ的“安全感”
不管是否真的需要去“卖肾”,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很快就真切地体验到苹果手机的新技术。它到底会给人怎样的安全感?从目前的已知信息来看,大致如下:
其一,人脸识别比指纹识别更靠谱。苹果公司在发布会上提到,被相同指纹破解Touch ID的概率是五万分之一,而遭遇相同的面部能破解Face ID的概率则是一百万分之一,其安全性提升了20倍。也就是说,人“撞脸”的概率其实要比“撞指纹”的概率小得多。
其二,人脸解锁用的是“活体检测”,用照片或动图,甚至是用橡胶倒模等手段,均会被视为无效。闭着眼睛你可解不了锁,如果你老是尝试“欺骗”,系统甚至还会在认真检验后,考虑“直接锁机”,以此保护主人的信息安全。
其三,iPhone ×的“3D结构光”技术,会给设定需要识别的人脸进行“定点建模”,精准定位人脸上的眼、口、鼻等72个关键点位置,从而严格地分析出需识别人的性别、年龄、表情等多种人脸属性。所以,不管是该面孔化了浓妆也好,或是完全卸了妆,甚至是需要“跨年龄人脸识别”,它都能根据建档时的一些“关键点”一一识别出来。
其四,据说,新的人脸识别系统还有“弱光动态人脸识别”功能,即使是在光线很弱、画质很差的情况下,它也能成功识别――这一点倒是有点让人质疑,毕竟在苹果手机新品发布会上,似乎根据角度不同,该系统的识别功能也有减弱的现象,更别说弱光了。不过,这并不是问题,手机扫码遇到光线不足,不是也可以“打开手电筒”吗!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的一种
苹果手机开始全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见如今生物识别技术已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了。人脸识别只是生物识别的其中一种。它的名词解释就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其实包含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统计学习、神经网络、小波分析、子空间理论和流形学习等众多学科。要想精准识别,需要通过综合这些科学技术,当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会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并对比信息库中存留的种种关键点,才能最终完成识别。
除人脸识别之外,生物识别技术还包括所有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虹膜等以及人类各种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识别。前者又称“物质生物识别”,后者称为“行为生物识别”。它们都需要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来完成。
一家生物识别技术开发公司Callsign的首席执行官Zia Hayat说:“利用手机中的加速计和陀螺仪,我们可以测量你的腕力、步态,我们可以将你与大部分人区分开来,精确度达到1比2000――大概相当于指纹识别的准度。”也就是说,其实,你的体重、走路的姿势、拿手机的习惯,甚至是你说话的声音大小、尖锐度、语速习惯等,都构成了你独特的识别特征。
所以说,人脸识别技术只不过暂时是被认为取代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指纹识别技术的最佳选择。
使用这些生物识别技术的确更加方便,也更安全、可靠、准确。因为人体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所以它是最不易失窃或被遗忘的识别密码。
“物质特征+行为特征”的识别或更精准
将各种生物识别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就形成了我们的“个人行为特质档案”。我们已不可阻挡地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个人行为特质档案”。它将包罗了你的全部个人信息。你能以“唯一性”的特质来对别人保密,相对来说,你的一举一动也将以“唯一”的形式出现在别人的视线中,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绝不可再存侥幸之心。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密码的世界。”企业身份管理平台ForgeRock的首席行政官Mike Ellis说,“我们需要多层认证,行为生物识别技术只是其中一层;此外,还有识别设备本身、分析设备的地理位置以及用户的典型行为等,这些都是我们将来进行精确认证的必须手段。”
的确,最近某银行推出的“人脸识别取款”,就不是仅仅“刷脸”即可,还需要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手机或密码等信息方可取款。还有更多银行服务开始尝试推出“语音验证取款”服务,也是一种更加安全、更不易被盗用的身份识别方式,但同样需要更多辅助信息方可完成全部流程。
一家语音生物识别专业技术公司Nuance的战略总监说:“借助于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认证的准确度可以从98%再次提高到了99%。”它将又一次“进化”!他们称,用户只需要通过与电脑等机器进行10分钟左右的交互操作后,便能建立起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行为特质档案”。
请注意:这个档案并不是要代替现有的各种生物识别技术,而是一种补充。
也就是说,即便有不法分子获取了你的详细个人资料,当他在黑客端操作时,先进的银行识别系统可能会通过远程数据分析,发现你个人的位置与操作地址不符,或信息输入时敲打键盘的力度、腕力等方式与本人的个人特征不符,等等,从而提出更多验证关卡或直接拒绝操作――这才是精准生物识别的最大优势。
不需要再对此说“NO”,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受惠于此精准的生物识别方式。